二維碼

民族品牌網手機版

掃一掃關注

民族品牌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品牌動態 » 正文

中國制造只能代表“Made In China”不能代表民族品牌,創造才是核心動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9-23 11:02:53    來源:民族品牌網     瀏覽次數:4322    評論:0
導讀

品牌強國、促進供需結構的升級是進一步落實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理念的必然要求。而這也將是今后經濟由擴張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前提條件。目前我們國家的經濟屬于“大而不強”,雖然民族品牌眾多,但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上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雖然也有像華為這樣的大品牌,但是獨木難成林,一個國家的強大還需要更多像華為這樣的品牌崛起強大起來。

品牌強國、促進供需結構的升級是進一步落實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理念的必然要求。而這也將是今后經濟由擴張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前提條件。目前我們國家的經濟屬于“大而不強”,雖然民族品牌眾多,但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上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雖然也有像華為這樣的大品牌,但是獨木難成林,一個國家的強大還需要更多像華為這樣的品牌崛起強大起來。

就以韓國為例,韓國的三星、LG、現代等眾多的品牌在我們國家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而我們國家能拿得出手的品牌屈指可數。雖然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們國家在經濟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500多種工業產品有200多種能夠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大部分都缺乏核心技術,是名副其實的制造業大國,處于全球產業分工“微笑曲線”的最底端。

我國雖然貿易出口的商品很多,但是大部分的商品都屬于代工或者是貼牌的,真正是自主研發、生產、制造的其實并不多,能夠占到總出口的十分之一就算不錯了。所以說雖然世界都認可中國制造,但是也僅僅只是中國制造,他們認識的是“Made In China”,而不是我們中國的品牌。因此,民族品牌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打破現狀,向“微笑曲線”的頂端發展,努力創新,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除上述以外,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和思考,在過去的這些年里,許多外資進入到中國的市場,對于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有比較好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帶了很多的問題,一個個民族品牌并購的并購,雪藏的雪藏,我們曾經所熟悉的那些大牌現在幾乎已經銷聲匿跡,反倒是外國的品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追捧。

所以說,國際舞臺雖然璀璨,但是也很殘酷,要么為世人矚目,要么灰飛煙滅。想要在這個舞臺上屹立不倒,就需要我們的民族企業建立起之一有技能、有知識、有核心創造力的品牌大軍。同時還需要弘揚我們民族淵源文化中沉淀下來的工匠精神,以追求卓越品質的信念成為我們國家與民族的價值取向與精神領袖。

 
關鍵詞: 民族品牌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easytowinluckydraw.com/news/pinpaidongtai/81074.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2409157061@qq.com。
0相關評論
 
国产FREEXXXX性播放麻豆_国产情侣一区二区_99热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_欧美久久人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