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民族品牌網手機版

掃一掃關注

民族品牌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新品推薦 » 正文

Ryzen 7 再次殺入市場 其測試成績公布如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4-30 10:57:22    來源:民族品牌網     作者:未知    瀏覽次數:340    評論:0
導讀

銳龍進入市場的時間并不長,只017年進入觀眾的視野以來,也一直擁有不錯的口碑,他以多年的時間打磨出來的Zen架構,雖然不能說完全超越Intel,但是也被很多人所認可,因而他在去年的?電商CPU出貨比例超過40%?,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年過去了,銳龍/Ryzen的第二代產品2000系再次殺入戰場,架構優化、工藝升級的2700X、2600X能給你們哪些驚喜?通過測試數據告訴你。

銳龍進入市場的時間并不長,只017年進入觀眾的視野以來,也一直擁有不錯的口碑,他以多年的時間打磨出來的Zen架構,雖然不能說完全超越Intel,但是也被很多人所認可,因而他在去年的電商CPU出貨比例超過40%,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年過去了,銳龍/Ryzen的第二代產品2000系再次殺入戰場,架構優化、工藝升級的2700X、2600X能給你們哪些驚喜?通過測試數據告訴你。

一款產品完成研發、測試之后便會走向市場,它的結局不外乎四種結果——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座也不叫好,口碑、銷售雙贏才是終極追求。Intel過去幾年一直被人調侃為“擠牙膏升級”,口碑上肯定不是多么叫好,但是銷量一直還不錯,反正第一代銳龍上市之前大家并沒有什么好選擇。銳龍上市這一年的表現可以打個漂亮的分數,口碑、銷量都加分不少,能給個80到90分之間吧。除了主流平臺以外,發燒級的ThreadRipper也成為了不少人的可選選項之一。

民族品牌

▍ 但是別驕傲,銳龍短板還是有的:

銳龍處理器讓AMD拳打Intel,聽上去好NB啊,不過也別驕傲的太早了,前面說了能打個漂亮的分數,說是80到90分之間,那就88分吧,剩下的12分要給交警——因為銳龍這一年“翻車”的事也不少,表現比前代“推土機”好太多是因為之前拖欠的太多,銳龍還沒有到高興的時候。綜合過去一年的表現來看,銳龍處理器主要的問題在于單核IPC性能尚有欠缺、內存延遲高、挑內存、主板配套等等,這里面有些問題是AMD自身的不足,有些是與主板廠商乃至業界的磨合,畢竟AMD缺席高性能處理器市場多年了,從2012年推出Piledriver架構的FX處理器之后就事實性放棄了高端處理器市場,芯片組也多年不升級,重返戰場肯定存在一個磨合期,這需要時間解決。

AMD自己能改變的就是優化銳龍處理器,一代銳龍使用的是Zen架構以及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簡稱GF)的14nm LPP工藝,一年后的今天AMD推出了二代銳龍處理器,架構升級到了Zen+,制程工藝升級到了GF 12nm,這其實就是之前所說的14nm+工藝的改名版,AMD在新架構、新工藝上所做的工作主要就是通過新工藝提升IPC性能,并優化Zen+架構,所以現在的銳龍二代處理器是一個改良版,沒有傷筋動骨大改,但是小修小補也能讓銳龍處理器煥發新春,至少也要填完前代留下的一些坑。

此外,2018年與2017年的競爭狀態也有很大不同了,去年銳龍一代憑借8核16線程可以去血虐4核8線程的Core i7-7700K,但是8月份Intel就推出了八代酷睿,i7-8700K不僅變身6核12線程處理器,而且單核頻率可達4.7GHz,拉開了雙方單線程性能差距,今年的二代銳龍也要應對這些情況。

▍ 二代銳龍處理器全陣容:AMD精簡產品線

去年銳龍的產品線陣容是非常豐富、大堆大堆的7系就有Ryzen 7 1800X、1700X、1700;Ryzen 5同樣有許多款,但價格和性能區分度都不夠大,導致可能出現高檔型號和低一檔的型號互相競爭的問題。這一代就精簡了一些,既能更好地打磨產品,也減少玩家們的選擇困難,目前第二代的Ryzen 7就兩款,分別是Ryzen 7 2700X和2700,Ryzen 5算上原來的2400G就總共是三款。

這次的旗艦是Ryzen 7 2700X,去年是Ryzen 7 1800X,數字上低了一個級別,AMD目前并沒有證實是否還有更高端產品,所以未來這也留了一個懸念,說不定哪天就有繼續提頻的Ryzen 7 2700X處理器了,但也可能沒有。

這四款是今天新上市的 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能買到了

而我們今天要進行首測的主角是兩個帶X后綴的型號——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先看看參數對比。

最大的升級就是從原來的14nm升級為12nm,從而能夠實現更高的頻率,三級緩存全都沒變,Ryzen 7 2700X在新工藝的加持下,能夠運行在更高的頻率,達到了3.7~4.3GHz,但同時TDP也高了,變成了105W,也是目前為止銳龍主流平臺CPU最高的了。Ryzen 5 2600X主要也是頻率的提升,但TDP沒變。

首發價格相比去年的1800X大幅降低,只要2699元,當然這很可能是基于Intel 6核12線程的i7-8700K有足夠殺傷力的前提下才定得這么實惠的。1800X目前只要2549元,剛好比2700X便宜一點,看到這個你們就能大致猜到2700X的性能了吧~

還值得一提就是AMD一貫良心的接口升級,本代X470主板依然采用AM4接口,與原來的X370相同,互相完全兼容,關于主板的詳細評測與介紹請點擊這里。

本篇評測將會分4大部分:

一、常規首測項目:對比上代旗艦Ryzen 7 1800X、以及Ryzen 5 1600X,目的是看看第二代的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提升怎么樣,當然還會對比Intel那頭的對位產品i7-8700K和i5-8600K,看看兩者當代高端型號孰優孰劣?! 《?、兩代Ryzen 7旗艦的同頻測試:目的是驗證格羅方德的12nm Zen+架構優化如何,同頻性能是否有變化?同頻功耗和發熱是否有降低?  三、Ryzen 7 2700X超頻測試: 上代Ryzen由于工藝的原因基本上全核心3.9GHz~4.0GHz就已經是天花板了,能突破4.0GHz的已經是鳳毛麟角(超頻大師液氮大炮的那種就別拿來做例子了),那這一代工藝升級為12nm的Zen+能突破這層天花板到達何處呢?  四、驗證Ryzen第2代自適應動態擴頻技術——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2 (XFR2) :XFR2的官方說法是,環境溫度更低、搭配更強散熱器的情況下,能獲得更強的Boost性能,這環節我們會拿AMD的幽靈Prism散熱器PK 240水冷排來實現。

一、性能對比測試:

這環節用到的是兩代Ryzen 7、Ryzen 5,以及Intel的八代酷睿i7、i5,也是首測里最重要的環節,該環節測試的均為CPU默認頻率,測試內存頻率固定在2666MHz。我們主板使用的是華碩ROG C7H,BIOS版本為0207,在發布前兩天更新了一個4月份的新版本,但由于時間上極可能趕不及,所以本次測試的數據都是基于0207 BIOS的,據說4月新版BIOS會有更好的性能,這個我們之后會試試跑幾個項目驗證。

▍ CPU理論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當然就離不開這幾項傳統項目了,國際象棋(Fritz Chess Benchmark)、質數(wPrime)、CPU-Z,這幾項測試能很大程度上代表CPU的多線程運算性能和單線程性能。

先對比AMD兩代銳龍,Ryzen 7 2700X相比Ryzen 7 1800X的多線程性能提升有8~10%左右,單線程性能提升顯著,有12.5%;Ryzen 5 2600X相比上代的提升幅度看柱狀圖就知道了,比例和Ryzen 7是差不多的,值得肯定。

再對比Intel,在象棋項目上i7-8700K的多線程性能強于Ryzen 7 2700X,在質數和CPU-Z上則是Ryzen 7表現強于i7-8700K,畢竟8核16線程在這些領域上還是比6核12線程好使的。Ryzen 5 2600X在全部多線程項目中都強于i5-8600K,兩者同為6核心,但Ryzen 5有超線程呀!

單線程性能上,Intel的睿頻優勢巨大,i7-8700K默認能睿頻到4.7GHz,CPU-Z單線程分數高達558,而i5-8600K也有520的分數,AMD第二代銳龍雖然相比上代單核性能提升了很多,但還是比不過Intel。

▍ 3DMARK物理運算測試:

對游戲性能最有代表性的測試項目就是3DMARK了,這里我們測試的項目是Fire Strike Extreme,只取CPU物理運算分數。

▍ 常用軟件性能測試

WinRAR是大家很常用的壓縮軟件之一,壓過大容量文件的你們都知道它對CPU的性能要求有多高,CPU性能越強壓得越快,耗時越短。

四款銳龍所需要的時間都是梯級式增加的,Ryzen 7 2700X比Ryzen 7 1800X節省了25秒,Ryzen 5 2600X比Ryzen 5 1600X節省了40秒。i7-8700K速度最快,比Ryzen 7 2700X快了45秒,i5-8600K則和Ryzen 5 2600X表現差不多。

▍ 專業軟件性能測試

視頻導出和上面的WinRAR一樣,都是巨吃CPU資源的,專業做視頻的朋友對此性能需求極度強烈。我們會讓它們導出一個相同的視頻,視頻各種參數相同,記錄總時間。

在這個環節中,Ryzen 7 2700X的速度和Ryzen 7 1800X差距不大,只快一丟丟,但Ryzen 5 2600X相比Ryzen 5 1600X就快了非常多,節省時間明顯。i7-8700K速度比Ryzen 7 2700X快一丟丟,15秒;Ryzen 5 2600X則比i5-8600K快30秒。

CineBench R15測試性能上,多線程性能表現最佳的是Ryzen 7 2700X,高達1791分,強于i7-8700K,相比上一代提升也很明顯。

單核性能依然是i7-8700K更強,但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的單核分數已經比上代有很明顯的提升了。

以H.265標準壓縮4K視頻,Ryzen 7 2700X耗時751秒略快于Ryzen 7 1800X,Ryzen 5 2600X表現亮眼,比Ryzen 7 1800X都要快。Intel i7-8700K速度最快,只要570秒,i5-8600K也很快,只要620秒

POV-Ray的性能意義和CineBench R15是差不多的,也代表了CPU的3D渲染性能,每秒渲染像素越多表示性能越強。

這項目上,Ryzen 7 2700X表現最佳,比Ryzen 7 1800X強9%,Ryzen 5 2600X也比Ryzen 5 1600X強12%。

憑借線程優勢,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都強于i7-8700K和i5-8600K。

FHD X264基準測試中,Ryzen 7 2700X以3幀優勢強于i7-8700K,Ryzen 5 2600X同樣強于i5-8600K;二代銳龍比一代銳龍的兩款都是正好有5幀的優勢。

測試小結:在專業軟件測試中可以看到,第二代銳龍相比第一代銳龍的整體比例都在8%附近,而與Intel的倆U都互有優劣,實際表現并沒有一邊倒的情況,說明選擇的時候也許更需要看自己的實際需求更傾向于什么應用場景。

CPU測試當然離不開游戲性能,項目選擇了《古墓麗影10》、《絕地求生》、《全境封鎖》以及《FF15》,均為1080P分辨率,特效最高,搭配的顯卡為超強力的七彩虹 iGameGTX1080Ti Vulcan X OC,確保顯卡不會是測試時的瓶頸。

游戲性能表現上,Intel i7-8700K和i5-8600K表現強勁,畢竟目前的游戲雖說都已經對多線程進行優化了,但仍然未優化到16線程的程度,因此這種情況下還是單核性能更強的Intel占優。

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都比上一代的型號有所提升,其中兩款游戲提升10%左右,而且Ryzen 7 2700X和Ryzen 5 2600X的游戲性能也沒很大區別。

▍ 6款CPU滿載功耗測試

由于無法單獨測試某個硬件的功耗,所以下面的都是整機的功耗,分別是三種應用場景,游戲滿載選擇的是《古墓麗影10》Benchmark過程中的整機功耗峰值,CPU滿載則是Prime95運行FPU烤機測試、顯卡空載。測試過程中我們使用的電源是全模組的鑫谷 昆侖KL-850W電源,80plus白金牌+定制編織線,電能轉化效率高,10年質保,穩定靠譜。

由于頻率提高了,第二代銳龍的功耗相比第一代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這是靠提頻來拉高性能必須承擔的后果,但這種幅度相比14nm時已經好了很多,也說明12nm工藝制程是有效果的。

Intel那邊畢竟仍是14nm工藝,而且頻率也更高,所以滿載功耗也遠高于銳龍,相比2017年的產品,兩個品牌的CPU功耗其實都是提高了的,畢竟核心之戰也是從2017年才開始的。

 
關鍵詞: 電腦 電子 數碼
(文/未知)
免責聲明
本文為未知原創作品,作者: 未知。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easytowinluckydraw.com/news/xinpintuijian/60492.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2409157061@qq.com。
0相關評論
 
国产FREEXXXX性播放麻豆_国产情侣一区二区_99热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_欧美久久人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