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微山縣召開以“發揮微山湖品牌效應,推動微山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大眾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近年來,巍山縣漁業養殖面積26.2萬畝,養殖總產量13.95萬噸。全縣有漁業相關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家;國家級示范合作社2個,省級示范合作社(場)4個,市級示范合作社(場)9個。全縣漁業擁有微山湖黑魚、微山湖四鼻魚、微山湖大閘蟹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擁有微山湖四鼻魚、微山湖黑魚、微山湖大閘蟹等9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標志認證標志。巍山縣被評為中國黑魚之鄉、中國河蟹之鄉、中國河蟹生態養殖示范縣、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今年巍山縣路橋鎮榮獲“中國河蚌之鄉”、“中國田螺之鄉”稱號。
創新養殖方式,打造特色園區,實現生態漁業綠色轉型
巍山縣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新技術,大力推廣“魚蝦蟹混養”、“池塘微孔混養”、“河蟹白蝦混養”等生態養殖技術模式,并率先實施“跑道養魚”和養殖池配備增氧設備和流量助推器。廢渣收集沉淀后,通過高壓泵和管道輸送至園區荷花池用作有機肥,實現養殖尾水的循環利用。充分發揮生態漁業園區的示范引領作用,因地制宜建設生態漁業園區、設施漁業園區、休閑漁業園區、綜合養殖漁業園區。微山縣投資16.2億元建設全國首個漁業機器人養殖基地——微山湖現代漁業產業園。擁有智慧漁業車間9個,循環水養殖車間2.7萬平方米,年育苗能力50億。實現養殖系統在線監控、養殖設備智能控制、養殖生產實時監管。目前,全縣以大閘蟹、小龍蝦、黑魚、白蝦、鱖魚、甲魚、泥鰍等名優品種為主導。名優養殖面積達到21萬畝,占養殖總面積的80%;生態高效養殖面積達到23萬畝,占養殖總面積的88%。
深化品牌建設,打造產業鏈,推動生態漁業可持續發展
依托豐富的湖產品資源和強大的品牌價值,微山縣打造了微山湖漁湖產品線上銷售平臺,并與京東、盒馬等平臺合作,通過直播“帶貨”風口拓展線上“營銷”較低的銷售和分銷渠道。巍山縣連續年舉辦巍山湖荷花節、小龍蝦美食節、大閘蟹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并在十余個一二線城市開展漁業品牌推介活動,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微山湖”漁湖產品的競爭力。影響。路橋鎮加強品牌建設,做強做精“微山湖蚌”、“微山湖蛤”品牌,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方式加大對本地優質螺蚌的宣傳力度。巍山縣強化品牌監管,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定期對全鎮河蚌、田螺苗木進行檢查,確保苗木質量。加大對河蚌、田螺養殖和養殖人員的技術培訓和人才引進培養。巍山縣不斷延伸蚌、螺產品鏈,結合縣備菜發展規劃,開發蚌、螺預備菜產品,形成從養殖、養殖到加工、銷售的產業鏈。目前,“微山湖”大閘蟹品牌價值已達95.26億元,擁有“微山湖黑魚”、“微山湖四鼻鯉”、“微山湖大閘蟹”三項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鯉魚、“微山湖黑魚”、“微山湖大閘蟹”等9個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商標。
培育經營主體,注重資源節約,釋放生態漁業新活力
巍山縣持續開展南四湖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放流鰱魚(大魚)、草魚等優質苗種4億余尾,改善了南四湖生態環境,增加了水生生物多樣性,逐步形成了經濟魚類這一類優勢品種,有效實現了提高漁業效率、增加漁民收入、改善水質的互惠互利。鼓勵和支持養殖用水流向新型經營主體,建立漁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的發展模式,完善產業鏈利益聯動機制,發展漁業產業化經營聯合體。全縣漁業經營主體已發展到380多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市級與漁業相關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南四湖漁業有限公司入選山東省水產種業龍頭企業;全國有省級專業養殖合作示范合作社2個,省級2個,市級5個,市級家庭農場示范農場4個。
強化要素保護,注入金融活力,開啟生態漁業致富之門
巍山縣強化政策保障,爭取上級扶持資金近2億元,支持生態養殖加工流通、休閑漁業、品牌漁業、漁港經濟區、制度創新等建設,推進建設漁業全產業鏈;創新型初創企業河蟹水文指數保險以財政保費補貼的形式支持河蟹養殖業,利用保險手段和市場化運作為農戶提供精準補貼,充分提高財政補貼效率。強化科技支撐,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我們與中國水產科學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桂建芳院士、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微山湖生態漁業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團隊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微山湖漁業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全面提升了漁業養殖技術水平。智慧生態漁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入選第十一批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南四湖現代漁業養殖標準化試點項目入選山東省標準化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