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青島市科學智庫、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舉辦“專業化、創新、企業發展與未來”專題沙龍,分享企業發展經驗,探討“專業化、創新、創新”的企業發展方針,助力“專業化、創新、創新”企業的創新發展。
會上,青島市“專精創新型”企業代表暢所欲言,就“專精創新型”企業面臨的問題,改善企業創新發展環境各抒己見。青島伊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季世民談“專業化、創新型”企業生態鏈發展;青島光電醫療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荊小平介紹人才、留住人才、筑巢引鳳等。青島陳靜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聶建精準支持“專業化、創新化”的企業發展方針;青島李青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俞闊濤積極為“專業化、創新型”企業的產學研合作建言獻策。
青島市科研管理研究會(科學智庫)秘書長欒、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技術部部長、信息網絡部部長等出席演講。
在聽取了專事創新的企業家們的發言后,青島市科研管理研究會(科學智庫)理事長隋教授做了總結發言。他認為本次沙龍活動的主題是“專精與創新,企業發展與未來”。與會人員開門見山,暢所欲言,積極參與討論,各抒己見,不僅為企業的新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參考。沙龍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
應暉教授說,所謂“專、精、特、新”的“專、創”企業,就是“抓住了關鍵的少數”。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第二,你有他,我有更多。努力工作,抓住每一個機會,不出聲就一鳴驚人。主要特點是“小巨人”、“大企業”、小配件、高技術、小企業、大配套、小產業、大事業。創新能力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市場占有率高,是先進制造業和高端產業發展的基礎。雖然“響亮而無形”,但代表了未來先進制造的趨勢。為實現高質量產業轉型升級發揮關鍵作用。
從青島來看,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六,其中近一半企業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部分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話語權較高。但能否“更快、更高、更強”,做大、做強、做優,形成結構優化和產業持續替代,實現集群形成和可持續發展,還存在政策環境、環節配套、項目融資、人才引進、精細服務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應暉教授認為,解決“專業化創新”企業發展問題,首先要扎扎實實地改善企業創新發展的環境。不是提出了多少口號,出臺了多少規劃政策,研究了多少城市,而是落實了多少措施,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其次,解決部門之間的“躺平”、“踢皮球”、“妨礙”、“粗放”問題,既要避免復雜問題的簡單化,又要避免簡單問題的復雜化;三是少一些“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以“卡脖子”、“補鏈條”、“找縫”為重點,引導企業深化專業化、精細化,增強持續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技術,填補市場空白。從青島的未來來看(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博通訊員曉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