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好山東”建設的主要內容、推進情況和下一步工作,發布了首批223個“好山東”品牌名單。第一個發布的“好山東”品牌是如何評選出來的?在大會上,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局長、質量強省辦公室主任侯成君表示,第一批“好山東”品牌的評選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環節。
第一,組織推薦。根據《“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推進方案》和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安排,質量強省辦公室向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和16個市質量工作議事協調機構下發《關于推薦“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的通知》,從其現有品牌中推薦“好山東”品牌。共收到有效申請人的申請材料1160份。
二是資格審查。質量強省辦公室委托省發改委信用中心、省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圍繞社會信用和產品監督抽查對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的申請人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三是專家評審。按照老字號、農業、制造業、服務業、區域、地理標志等類別,專家委員會成員根據“好山東”區域公用品牌評審規則和原品牌評審標準,對申請人的成立時間、經營狀況、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產品特色、品牌文化等進行評審。
第四是名單初選。第一批“好山東”入選的是制造業、消費品和農產品。根據新舊動能轉換重點行業,《消費品分類與代碼》《農產品分類與代碼》,充分考慮新舊動能轉換成果和消費品、農產品覆蓋面,按照主要產品分類,評選出首批14個“好山東”初級品牌。在選擇同類產品品牌時,選擇專家評分高、推薦率高、社會知名度高、品牌影響力大的企業。
五是求教。第一批“好山東”品牌初選名單產生后,網信、發改、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稅務等部門,結合他們的職能,給予嚴格的審查,并給予反饋。匯總各單位反饋意見并報省政府批準,制作首批223個“好山東”品牌,展示群眾舌尖上的“好山東”和日常消費,展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果。
來源:大眾報紙海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