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由于“停電潮”、“天然氣漲價”、“煤炭瘋漲”等因素,陶瓷行業各品牌紛紛提價。有媒體曾表示,“受限于篇幅,真的不可能放下這么多漲價通知”,因為“上百家陶瓷廠一起漲價”,這種姿態確實是“史上獨一份”!
曾經,“百家陶瓷廠漲價”——杜娘搜索結果
請問“漲價潮”誰受益最大?如果企業儲備足夠的原材料和燃料,漲價可能會提高品牌的利潤率。如果在原材料和燃油價格的雙重壓力下被迫提價,也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品牌。所以在各種材料瘋狂漲價期間,上漲趨勢主要是來自江西、山東、四川、福建等產區的品牌造成的,廣東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也跟著“漲價”的趨勢。當然也有品牌乘勢“放長假”,或許這些工廠再也不會開窯了。
“煤炭瘋了”,很難不認為有資本炒作。最高出廠價格3600元/噸,是年初的四五倍多。如果價格這么高,幾乎沒有一家以煤為燃料的企業買得起。為此,國家發改委接連發布多項通知,控制煤炭價格異常漲價。幾次通知后,煤炭價格“下降”,目前已降至1280元/噸,仍呈下降趨勢。估計前段時間“炸了煤”,現在腸子該懺悔了!如果是這樣,那也是:這個!
近期動力煤價格走勢
煤價下跌,天然氣卻上漲,讓廣東、廣西等以天然氣為主要燃料的產區“壓力很大”。但是漲價是一把雙刃劍,一般品牌很少使用,除非絕對必要。佛山部分頭部品牌也在“漲價”最瘋狂的時期給經銷商發了一兩封漲價信。和其他產區的其他品牌相比,他們還是比較謹慎的!
現在煤價下降,天然氣瘋狂后會趨于穩定,電力供應基本恢復。據了解,主要產區受“停電”影響不大。那么,隨著大頭的“燃料”和“電力”都解決了,陶瓷品牌還會盈利嗎?別告訴我,真的有!
當降價發布時,陶瓷行業在一家經銷商那里看到了它。有人說:終于看到降價的消息了!
這次降價在經銷商群體中反響很大。
確實,在瘋狂漲價期間,經銷商不知道怎么下單,還想要現貨,也不保證有貨。其實很多廠家只是趁機出貨,被美其名曰:貨還在路上,已經升值了!這種輿論導向讓經銷商感到無所適從。因為在終端很難漲價,如果瘋狂買貨,也許最后也有可能“倒掛”價格。
10月21日,《陶瓷生產與經濟》發表了一篇關于陶瓷漲價的文章。誰最苦?本文分析了在陶瓷價格上漲的背景下,經銷商是壓力最大的群體。因此,有很多經銷商等著看。結果,廠商坐不住了,像上面這樣的降價會越來越多。
廠商的游戲,畢竟市場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