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江蘇十大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決賽將于12月中旬舉行。今年比賽有什么新特點?大賽決賽有哪些創新的形式和措施?普通人怎么參加比賽?近日,記者采訪了本次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農業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場和信息化廳(綜合統計廳)廳長范,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進行了交流。
匯點新聞:范主任,能否介紹一下第二屆江蘇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以下簡稱活動)的概況?
范:品牌是農業市場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2017年,“推進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成為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2018年,農業農村部發布【0x9A8B】,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業品牌推廣活動。2019年,省農業農村廳、省主流媒體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牽頭組織首屆“江蘇省農產品十大區域公共品牌大賽”(以下簡稱品牌大賽),大獲成功。搭建省級平臺推進區域公共品牌強省建設,設計省級公共品牌提升新機制,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域公共品牌培育新模式。品牌競爭在全省乃至全國尚屬首次,具有探索性。一是針對區域公共品牌這一特殊類型的品牌,有別于人力資源等部門組織的技能大賽和行業協會組織的行業大賽。二是省政府部門和黨委主流媒體共同背書平臺,既體現了公信力和公益性,又體現了公共品牌工作的特殊性;三是吸收了其他省份開展各類品牌活動的經驗,設計了更加科學合理的競賽規則流程和評價方法。我們的做法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20年省政府發布的《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也強調要強化重要區域公共品牌,指出每年要評選出10個左右符合配套條件的區域公共品牌進行獎勵和補充,重點打造單品區域公共品牌,市場占有率高。為此,今年省政府還對區域公共品牌管理規范的建立和農產品十大區域公共品牌的評價做出了獎勵。
為進一步打造高人氣、高口碑、高忠誠度的農業品牌,省農業農村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再次攜手,于7月8日正式啟動第二屆江蘇十大區域公共品牌大賽暨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本次大賽推廣了首屆大賽的成功做法,設置了單位申報、評審推薦、專家初審、公眾評選、現場評審、展示發布等主要環節。同時,我們堅持打磨老品牌與培育新品牌相結合、品牌建設與品牌營銷相結合的思路,這次我們專門組織了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本次大賽除了評選江蘇省農產品十大區域公共品牌外,還將評選江蘇省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創新獎、江蘇省農產品十大區域公共品牌廣告優勝獎。自大賽啟動四個多月以來,先后組織單位申報、評審推薦、專家初審和入圍公示?,F在已經進入線上p匯點新聞:本次活動的決賽選手是如何產生的?
范:首先,所有申請人自愿申報,收到的申請材料內容由市、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按照評審標準進行評審。10月12日,省農業農村廳、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聯合種植業、漁業、畜牧業、經濟管理、品牌傳播等領域7位專家,召開第二屆江蘇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大賽專家初審會,進行了13個區市和部分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推薦的申報材料。申請共收到52份材料,其中41份參加品牌大賽,11份參加創新品牌推廣活動。評審專家聽取了關于本次大賽的說明,并根據評選條件對符合評選條件的申報材料進行了認真審核。根據品牌影響力、對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的綜合考量,以及優中選優、兼顧品類、整體平衡的原則,經過充分討論,最終判定18個候選品牌進入大賽決賽階段,4個候選品牌入圍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決賽。
匯點新聞:我們注意到,第二屆江蘇十大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大賽不僅有品牌評價,還有創新的品牌推廣活動。你能告訴我們一些關于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的情況嗎?
范:這也是本次大賽的一個創新和亮點,有別于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第一次大賽。為鼓勵和推動各地培育農產品區域公共新品牌,在品牌形象設計、廣告宣傳、營銷推廣等方面著力創新創優,在品牌競爭的同時開展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創新推廣活動,為新品牌創造宣傳展示機會。參與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要求在2018年12月31日后注冊(注冊)。如果最近一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參與競爭的品牌條件相對寬松。這是一個賦能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的好機會,這些品牌是近年來關注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發展后才注冊的,也是培育新品牌的激勵措施。目的是鼓勵新品牌創新,創優,爭創一流,做大做強。本次創新品牌推廣活動報名人數不算太多,共11人。離我們的預期還有一定的差距。宣傳動員工作有待加強,一些新培育的品牌對此了解不夠。經過嚴格審查和堅持標準,只有四個新品牌入選決賽。
匯點新聞:本次大賽公眾網上投票有哪些特點?
范:為了提升本次大賽的品牌影響力和傳播力,實現品牌評價過程中“公開評審,開門辦賽”的目的,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特點,本次大賽持續開放公眾在線投票,進一步宣傳推廣品牌,真正說明了品牌大賽不是閉門評價,不是一次性評價, 而是行業評價與營銷、專家評價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從而打造全社會關注、關心農產品的公共品牌。該網上投票系統開放時間為11月8日中午12:00至11月25日中午12:00。網絡投票分為三類:十大品牌大賽、優秀品牌廣告語、創新品牌推廣活動。每次投票最多可從三大類中選擇10種廣告語和2個品牌,每人每天可投票10次。根據網上投票結果,現場決賽共授予3個“第二屆江蘇十大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大賽網絡人氣獎”和1個“江蘇創新品牌推廣網絡人氣獎”。優秀的廣告語言首先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在廣告語言的選擇上,要體現品牌本身的特點和廣告的特點,符合品牌傳播的規律。為了評價容易被消費者和市場認可的優秀廣告語言,我們這次專門設立了廣告語言優勝獎,旨在引導大家加強這方面的意識,篩選出通俗易懂、容易打動消費者、真正體現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特色的廣告語言。最后根據網上投票結果和專家意見,綜合評選出1-2個品牌,授予“第二屆江蘇省十大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大賽廣告語言優勝獎”。
為確保網絡投票的公平公正,在投票活動中,不僅會邀請紀委的同志進行監督,相關部門也會對投票行為進行實時監督,并采用大數據跟蹤技術。一旦發現異常,將采取積極措施,從根本上杜絕不良刷票行為。同時,我們也對本次投票活動實行申訴制度,即投票結束后,結果公開三天,如果對最終投票結果有異議,可以在三天內申請復核。
大賽組委會在此主動歡迎網友和社會各界參與投票,共同關心支持農產品品牌建設和網絡營銷活動。
匯點新聞:品牌賦能也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能否詳細說明其在本次活動中的體現?
范:最后階段包括四個環節:線上投票、品牌賦能、現場路演、現場展示。其中,品牌賦能是第二屆區域公用品牌大賽新增的一個環節。舉辦競爭本身不是目的,但品牌競爭的過程應該成為品牌賦能和提升的過程,成為加強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營銷推廣的過程,成為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助推器,提升整個品牌的價值和核心競爭力。
此次我們專門設置了品牌賦能評分標準和評分分值,要求入圍決賽階段的兩大類22個品牌對省級以上媒體的品牌宣傳報道統計報告、平臺直播品牌農產品營銷活動、制作發布品牌產品宣傳短視頻、參加省級以上農業農村系統展會、7月8日至11月30日搭建線上數字展館進行評分。對于已入圍現場決賽的18家品牌單位,將以現場演講結合PPT的方式進行品牌推廣,時間控制在6分鐘以內。演講的內容是:(1)品牌的基本信息,如商標注冊、產品認證、品牌授權企業、獲得榮譽等。(2)培育和打造品牌的措施;(3)培育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4)品牌發展前景。演講結束后,將舉行現場問答。專家委員會將提出1-2個問題,發言人將在2分鐘內回答。邀請當地縣(市、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進行路演的,給予適當加分。
入圍創新品牌推廣活動的四個品牌無需參加路演,僅在比賽現場指定區域進行線上直播活動。直播時長兩小時,主播將播放多平臺投放、品牌推廣、宣傳短視頻。直播結束后,將根據各平臺點贊、轉發、下單的總和以及專家委員會的綜合評價進行評分。
匯點新聞:我們注意到,有一些在首屆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賽中獲得前十名的品牌,這次在初賽階段未能入圍。主要原因是什么?
范: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是農產品的區域公共品牌競爭,不是產品品牌競爭,也不是企業品牌競爭。公共品牌是公共的或準公共的。因此,這種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競爭要求公共品牌的持有者必須是公共機構或準公共行業協會。本申請的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有明確的概念,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因素的區域內,由相關組織所有,若干農業生產經營者共同使用的農產品品牌。單品公共品牌由品牌產地名稱和產品(品類)名稱組成,原則上以鄉鎮及以上行政區域名稱命名。涵蓋糧油、畜禽、水產、果蔬、食用菌、茶葉、蠶桑、蜂蜜、皮棉等農產品及其初加工品。屬于地方主導產業,是市場影響力大、經濟效益好、農民增收能力強的區域公共品牌。為了體現不歧視原則,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我們強調平等待遇。無論企業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只要是企業自身擁有的專屬品牌,就不能作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