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我在景德鎮學習瓷器藝術,一直想創作年輕人喜歡的瓷器。”周說,當他看到一個同學戴著一條陶瓷項鏈時,他的靈感來源于制作年輕人可以佩戴的陶瓷飾品。
大學畢業后,周從一套6平米的出租屋開始搭建工作室。“我一直認為,陶瓷不僅僅是一種材料,更是一種沉淀歷史的藝術。”周說,為了讓年輕人更快地接受它,我們不僅要注意產品的形狀,還要注意設計符號中包含的傳統文化。
因為工作室生產的陶瓷飾品新潮,很快被市場認可,工作室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從6平米的工作室,到現在2000多平米的廠區,一路走來,感覺離夢想越來越近。”周對說道。
小瓷擺件看起來簡單,但是包括平面設計、造型設計、材料藝術等學科。據報道,2019年,景德鎮陶瓷行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全年有3萬多名“京漂”聚集在這里。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陶瓷行業,景德鎮的一些高校開設了陶瓷創新專業,以促進產學研結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瓷器生產創新的行列。
景德鎮佳譽陶瓷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馨也是景德鎮的一名年輕的陶瓷制作人,他說:“我和我的妻子一直從事陶瓷首飾的生產。我們經常一起學習生產流程和設計,經常會遇到創新瓶頸。”
“我們定期舉辦陶瓷行業沙龍,邀請陶瓷設計、燒制、銷售等年輕從業者探討遇到的各種問題。”張馨說,在思想的碰撞中,總會有一些好的想法。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加,張馨組織的陶瓷行業沙龍從接待室搬到了會議室,有時一些行政部門也會參加,了解員工的心聲。
人才補貼政策的出臺,數字陶瓷交易計劃的出臺,陶瓷產業智能化轉型的實施……一系列政策進一步發展了景德鎮陶瓷產業。
如今,周創立了自己的陶瓷首飾品牌,擁有3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張馨夫婦的公司有20多名員工,他們的產品銷往美國、西班牙等地。
在景德鎮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越來越多的年輕制作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點亮夢想,譜寫新的泥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