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茶博會在廣州琶洲廣交會交易大廳舉行。華軍定城柴窯的攤位位于交易大廳三樓。展臺的裝飾以江南白墻白瓦為特色,猶如潑墨寫意山水畫。在張華軍展示窯具的過程中,服務員們也穿著江南文化的服裝,一種濃郁的江南韻味脫穎而出。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廣州參加展覽。每場展會花費十幾萬,但是以廣州為首的華南市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我們非常重視這樣的展覽機會。”張華軍介紹說,今年,由于疫情,現場游客數量不如往年,但他認為交易并不是第一次。“關鍵是把我們產品的信息傳達給市場,給人們近距離接觸景德鎮柴窯的機會。美女!”
景德鎮自五代以來就有數千年的制瓷歷史,被譽為中國的“瓷都”。張華軍是江西九江人。在他的家鄉,許多人從小就去景德鎮謀生。家里并不富裕的張華軍,15歲時跟隨前輩的足跡來到景德鎮努力工作。“那時候我不愿意活在原來的生活狀態,希望改變命運。”
張華軍開始在景德鎮基層工作,學習繪畫和制作瓷器。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終于在景德鎮站穩了腳跟,在那里他是一名很強的球員。像他周圍的許多人一樣,張華軍過去是一個煤氣窯工。煤氣窯使用液化氣作為燃料。采用火焰噴嘴加壓、調節煙囪百葉窗、調節風門大小、現代儀器輔助的現代窯爐。
“氣窯成功率高,而木窯成功率只有氣窯的一半左右,但幾年前我就決定研究燒木窯了。”張華軍說,他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覺得氣窯太多了,要走差異化、市場化的道路。而且柴窯是一種傳統的燒窯方法,他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會有更多的人回歸傳統,認可傳統文化的價值。
柴窯是指以松木為燃料,利用喂柴的頻率和煙囪的自然抽力作為升溫和控制氣氛的手段的傳統窯。張華軍介紹說,由于燃料、窯爐結構、升溫曲線等因素,燒制傳統灰釉陶瓷非常有利;雖然成功率不高,但可以制作出具有藝術家自身特色的精美文化陶瓷。
現在,柴窯瓷器已經成為陶瓷愛好者最受歡迎的瓷器之一。在張華軍展覽館,一件以百幅繪畫為主題的青花瓷器價值10多萬元,已經被買走。張華軍說,隨著過去20年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上陶瓷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越來越多。我相信這將有助于陶瓷藝術家更加關注藝術的進步,弘揚新時期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