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貫漢江,連接東西兩側,是古代廣東通往福建、浙江的交通中心。是潮州八景之一,潮汕地區著名的文物旅游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環城東路
2、武亭大橋
武亭橋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橋”,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它是揚州市的標志性建筑。它建于22年前的乾隆年間,仿照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又稱蓮花橋,頂部建有五個亭子,下面建有四個翅膀。橋的右邊有十分之五的建筑風格是南北兼備的。中秋之夜,您可以感受到“碧波明月影在水面,空頭徹云霄,夜聽玉笛”的奇景,具有較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
地址:江蘇省揚州市漢江區大紅橋路28號
3、趙州橋4A景區
趙州橋風景區包括建于公元595-605年的趙州橋(安吉橋,俗稱大石橋),趙州橋是一座巨大的單孔敞肩石拱橋,28個拱體垂直平行鋪設,長64.4米,凈跨徑37.02米,橋體位于自然地基上。趙州橋公園始建于1986年,1999年,公園面積由37畝擴大到132畝。根據總體規劃,景區擴建建設項目包括:趙州橋博物館、趙州橋風景名勝區污水河引水涵管、平積山改造工程、趙州橋景觀大道、明橋文化博覽園、魯班獎展覽中心等,休閑娛樂公園等與柏林寺一起,被河北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趙州橋柏林寺風景名勝區。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
4、鴨綠江斷橋紅
鴨綠江斷橋被國務院列為第六個國家重點保護單位。這座橋是丹東鴨綠江上的第一座橋。它建于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有12個洞。中國的第四個洞是開合梁。該橋以4號圓墩為軸線,可旋轉90度°, 乘船容易航行。每次旋轉需要20分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遭到美軍轟炸。中國方面剩下的4個洞已經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F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客可以在橋上憑票游覽。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橋風景區的主要景點。
地址: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畔
5、泉州市安平橋
安平橋是國家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于晉江市的安海鎮,安海古稱安平,因此,此橋又稱:“安平橋”,由于橋長有五華里人們便稱它為“五里橋”;位于安海鎮西畔,俗稱“西橋”。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6年12月,福建省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公告,正式批準泉州安平橋等景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安平橋成為晉江第二個、南安首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興安路3號
6、十字橋
十字橋位于山西太原市晉祠內主體建筑圣母殿前,北宋崇寧元年建。橋梁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桿,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橋梁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F存最早的十字橋是山西晉祠魚沼飛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梁中僅有的一例。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
7、程陽永濟橋 文物保護單位
程陽風雨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縣城古宜鎮的北面20公里處林溪鎮,是廣西壯族地區眾多具有侗族韻味的風雨橋中最出名的一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程陽風雨橋是典型的侗族建筑,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木石結構大橋,建于1912年,河中有五個石砌大墩,橋面架杉木,鋪木板。橋長64.4米,寬3.4米,高10.6米。據有關資料記載,該橋與中國的石拱趙州橋、鐵索瀘定橋及杜撰的"羅馬的鋼梁諾娃上的沃橋"齊名,為世界四座歷史名橋之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8、瀘定橋 文物保護單位4A景區
瀘定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并立御碑于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做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余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筑,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強渡大渡河后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地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
9、五音橋
五音橋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橋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筑物,包羅中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敲擊時需要用木質敲擊器,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遵化縣清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
10、北京玉帶橋
全國各地有許多橋梁名曰“玉帶橋”。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位于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間。該橋單孔凈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制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其它的如江西省信豐縣玉帶橋,等等。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建宮門路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