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冰冰洋都是難以磨滅的童年記憶,北冰洋曾經風光一時,成為國貨的驕傲,然而,隨著國外產品的涌入,北冰洋漸漸被擠出了市場,而如今,重整旗鼓的北冰洋飲料現狀如何呢?本文將詳細為您介紹關于北冰洋飲料的相關資訊。
北冰洋飲料現狀如何 北冰洋汽水回購市場受歡迎
也許有些人會發現,曾經被我們引以為傲的國內品牌,逐漸消失在大眾面前了,就像中華牙膏、三笑、華豐、絲寶等,均被外國公司收購了。這些國產品牌在收購后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不僅帶走了我們熟悉的產品,也帶走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在如今的市場上,人們經常喝的無非就是雪碧、可樂、美年達等產品,他們的產品基本上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生產的產品。此前,國內知名蘇打品牌北冰洋因管理不善而退出了市場。如今的幾年又在市場上看到了它的蹤跡,北冰洋飲料沒落之后又是如何重返市場的那!
一些品牌研究分析師表示:在發展和擴張過程中,國內品牌經常面臨被外國巨頭收購的局面。這些“賣身”國內品牌的初衷是借助成熟的國外管理經驗,擴大銷售和國際業務,進一步拓展海外業務。但我沒想到這些國產品牌會被冷藏或丟棄。
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者購買力的上升,許多國內品牌紛紛回歸,其中最成功的是北冰洋飲料。不久前,該公司負責人告訴媒體:“2018年,北冰洋的年銷售額增長了近30%。
現在許多年輕人可能不熟悉北冰洋。它成立于20世紀30年代,已有8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老牌汽水品牌,還曾被指定的國宴飲品,其經典產品有汽水、雙棒冰棍、袋兒凌等。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之后,它可能還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中,甚至可口可樂還不是它的競爭對手。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北冰洋飲料曾經輝煌的歷史。1985年,北冰洋迎來了它的巔峰時刻。從1985年到1988年,北冰洋公司的產值超過1億元,光利潤就達到了1300多萬元??梢哉f,在外國汽水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北冰洋汽水是北京的王者。
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冰洋飲料選擇與百事可樂合作。由于管理不善,北冰洋很快就被雪藏了,甚至長達15年,并逐漸退出公眾視野。經過長期談判,品牌近年來成功“解凍”,建立了專業的技術管理團隊。通過咨詢前廣里的老工人,再加上技術創新,該品牌復制了北冰洋桔汁汽水以及多個產品系列。以玻璃瓶汽水為起點,北冰洋的出現重返市場,喚起無數回憶。該產品在零售市場也迅速上升,很快北冰洋的年銷售量達到600萬箱。
停產25年后,北冰洋飲料“袋兒淋”的經典產品重現,喚起了許多北京人的記憶。產品上市后不久,北冰洋開始售罄,供應短缺。即使在網上下單,也要等一個多星期。當地消費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興奮地說:“小時候就覺得這個特別好吃!到夏天就要買好幾次”。同年,北冰洋的收入超過6億,再次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去年,位于安徽馬鞍山的生產基地的北冰洋正式投產,此廠占地129.5畝。這也是它在北京以外的第一個生產基地。據悉,在正式投產后的5-8年內,北冰洋產能將大幅增加,年產量和銷量將達到3億多瓶。隨著這個生產基地的建立,品牌從地方走向國家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
談到未來規劃,現任北冰洋飲料負責人表示:“當條件成熟時,馬鞍山生產基地將推出雙重品牌和多元化發展戰略。在北冰洋品牌發展的基礎上,發展飲料類產品,在品牌的基礎上發展烘焙類產品,實現長三角市場的全面發展。未來,將有計劃在其他地區建廠,包括成都,這番言論看來對未來北冰洋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在這方面,業內人士也發表了自己的想法。2018年,除了在京布局,其產品銷售的增長也可能與產品和包裝的升級有關。同年,為了方便攜帶和運輸,降低運營成本,吸引更多消費群體,北冰洋還推出了PET瓶和細罐裝汽水,同時,新產品不會再添加蔗糖,增加原有的口味含量,容量和價格均沒有改變。
消失多年后,它于2011年9月上市,那個時候正值汽水銷售的淡季,但我北冰洋飲料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還是讓我們感到了驚訝。在小編看來,國貨除了滿足大眾的情懷之外,國內產品還應該注重產品質量,同時跟上時代的潮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保持創新精神,我們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對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