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為政首,糧安天下。糧食安全是維系社會穩定的“壓艙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保障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讓中國人的飯碗裝滿優質中國糧”“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糧食生產的出路在科技”“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可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健康飯碗”,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時勢造英雄,湖南神農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專注于從“農田到餐桌”全程食品安全,力爭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神農緣是國家“硒與大健康產業聯盟”的帶頭單位,受到中科院、農科院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全國綠色農業產業示范辦授予“全國綠色水稻種植試驗示范基地”。
而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湖南神農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少平團隊用了二十多年的堅守;秉承為人類提供“綠色,營養,安全,健康”的稻米為使命 ,研發出“遠緣一系雜交稻”;遠離轉基因,讓國人的餐桌上有了健康無污染的主糧,守護了人類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并且在研發的過程中攻克了多個世界性難題。
研發的遠緣雜交水稻新品種——“豐森緣一號芭茅稻;通過自然科學技術將水稻低溫出雄,與芭茅雜交培養出的弱堿性水稻品種,,具有抗旱、抗澇、抗寒,抗病抗蟲、抗倒伏;適合水,旱兩棲兩地生長,真正實現了在荒蕪貧瘠的高山上,在沙漠地,沼澤地,海水浸潤的鹽堿地, 都可生長性能極好的高產水稻。
豐森緣一號稻種可在低溫11℃下播種,具有高抗稻瘟病、葉瘟、白葉枯,強抗倒伏。它產量高、每穗稻谷高達500粒以上,生長期長達160天;單季稻畝產達1300-1500斤,管理好可達1800-2200斤,神農緣公司布局的50個芭茅稻基地,一半以上收獲1800斤以上的好成績。比其它同育種期優質水稻高產10%- 15%。而且旱地可與油菜、花生、茶葉、玉米等農作物一起套種;水田,可以蛙、魚蝦共生,種養雙收。秸桿身高1.5-1.7米巨型稻,稻秸稈打包成青貯飼料,一噸可以賣三四百元,真正實現了一畝多收,增加了經濟效益。豐森緣一號芭茅稻改變了現代水稻育種技術糧食增產和品質改良。
近年來,自然災害頻頻突發,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使水稻產量存在一定的難度。2020年7月中旬,江西潘陽湖遭遇百年來特大洪水災害;鄱陽湖難以泄洪;江北的湖北黃梅縣是一片汪洋。李克強總理坐鎮黃梅縣指揮抗洪多日;稻田被淹了20多天幾乎全部淹死,而孔壟鎮王壩村村民種植的豐森緣一號芭茅稻遭水災淹沒2米多深水長達22天,退水后,仍然堅強地在水下生存。據了解;目前全世界所有水稻品種還沒有發現第二個品種可水下生存五天。
湖北黃梅縣領導及農業局領導高度重視豐森緣一號品種的優勢。2o2O年11月28日;湖北省黃梅縣農業局王站長、湖北省黃梅縣楚興農民專業合作聯社社長吳壽春、湖北省黃梅縣供銷社主任盧主任、中央經濟日報社主任黃維民及神農緣公司駐湖北代表蘇希一行21人來到湖南神農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參觀考察。計劃全縣全面推廣豐森緣一號芭茅稻這優質品種。并特邀請全縣種植大戶及中央電視臺攝制組來黃梅拍攝收割現場。
芭茅稻不但在洪澇中有高產,在過了秧齡期也保產量。在云南瑞麗市盈江縣三百畝芭茅稻秧(35天秧齡期),因疫情原因,在秧齡期1o3天時還沒有下田,根據水稻種植規律,158天生育期的品種,在過百天秧齡期后再插秧下去,不可能有收獲;可神農緣的技術員對芭茅稻品種胸有成竹。
在過百日秧齡期的豐森緣一號芭茅秧插下150畝后,在230天時收割高產達1500斤/畝,創造了人類水稻生長史上的奇跡。超長生育期的芭茅米,口味香潤。按科學規律講,生育期越長,稻子吸收日月精華的能量物質越齊全,營養更豐富,對人體健康更有益。
大米是我們餐桌上可少的主食之一,需要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大米來效維持我們身體正常機能。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顯示;豐森緣牌富硒野味生態米含有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含量高,硒含量達到國家富硒標準、花青素含量是所有水稻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淀粉等超過國家一級優質大米標準。為健康補充極其珍貴的正能量。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豐森緣一號野味生態米米質呈弱堿性;可以軟化清潔血管、預防治療骨質疏松、大腦神經功能退化、美容養顏、癌癥的發生。沈少平研發團隊不但解決了水稻產量與品質相統一的難題,也讓國人的餐桌上有了好吃和更健康的主糧;守護了百姓舌尖上的健康。
“豐森緣”富硒野味生態米;安全綠色、營養健康,香軟柔滑、口感極佳,以致于在較短時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就暢銷全國。
隨著人們對綠色、安全、健康的稻米需求增加,豐森緣一號芭茅稻在世界硒都一恩施,中國硒都一新田,世界長壽村一廣西、巴馬等地建立種植基地;在全國各省先后建立5萬畝“豐森緣”牌遠緣優質稻種植基地,并乘“一帶一路”強勁東風,在禁止使用轉基因種子和高毒農殘的緬甸密支那省建立了創國際綠色水準的水稻種植基地。榮獲中國富硒食品推廣交易會 “中國生態富硒金獎”、在中國優質稻米博覽交易會獲“金獎大米”,被央視作為品牌推廣單位。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從育種到大米,從田間到餐桌,神農緣始終;為百姓提供綠色、有機、原生態的安全食品,打造國米品牌;讓“豐森緣“米成為健康米、致富米。
在各地芭茅稻米的陣陣清香里,不僅飽含著豐收的味道,更折射出種糧者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方式的主動作為。期待田野里出現更多芭茅稻這樣的變化,創造穩糧、豐產、富農、惠民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