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沒有永恒的國王。這句話是泉州童鞋服裝領域幾十年發展的寫照:20世紀的釋小龍、小田田,2000年后的滴答滴,現在的跨界安踏、特步等。在童鞋、童裝領域,“城頭換王旗”植根于不同階段市場的變化趨勢,對品牌提出了不同的標準和要求。
童裝市場的火藥味早已濃烈。一邊是新進入者的雄心勃勃,另一邊是先入者的步步為營。他們中或有艱難為繼者,或有推翻重來者。“童裝熱”看上去很美,實則存在多處硬傷,“啃下來”并非想象中那樣容易。
當前,中國童裝行業正從粗放式經營向規?;?、精細化經營轉型。這一背景下,大浪淘沙的市場暴露出其殘酷的一面,優勝劣汰將從中小型企業向更大型企業或品牌蔓延。沒有設計優勢,只求量不求質,不注重運營規范或品牌的企業將無法幸免。
商小妹聚焦閩派童裝的變化,解析傳統童裝品牌“衰落”的根源;分析傳統鞋服品牌跨界兒童領域的優勢,并探討這種“跨界打造全產業鏈模式”的積極效果。
近階段,本土企業不約而同地在童裝市場上動作頻頻。日前,杰米熊全國首家輕奢體驗店正式開業,標志著杰米熊邁入新零售的領域;匹克并購嗒嘀嗒。童裝市場的“熱鬧”并非只有本土企業的身影。不久前,森馬耗資近9億元收購歐洲中高端童裝Kidiliz集團,進一步加碼童裝業務。
風云變幻的童裝大市場不斷帶來各種機遇與挑戰:有部分品牌出現回暖態勢,也有部分企業業績不理想,整體呈現分化特征較為明顯,行業迎來洗牌期。
童裝,昔日的市場“藍?!?,隨著眾多產業資金的進入,幾年下來變成一片“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泉州童裝產業開始興起,特別是石獅,當時泉州有釋小龍、小田田、小霸王、野豹等品牌。在2000年以后,行業發生洗牌,形成新的第一集團軍,嗒嘀嗒、瑪米瑪卡、紅孩兒、杰米熊等泉州品牌先后崛起,并擠進中國十大童裝品牌。
作為閩派童裝龍頭企業代表之一,格林曾獲得“中國十大童裝”的榮譽,在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由于未能成功上市及近幾年宏觀經濟環境較差等因素,連年陷入經營困境。最終,去年年底,格林集團遭遇重組。由福建匹克集團總經理許志達牽頭,組建了由工商聯及童裝協會的企業家聯合組成的重組公司——泉州縱鑫投資有限公司,以6450萬人民幣拍得格林集團東海濱城二期工業園不動產、動產及“嗒嘀嗒”商標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