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去,“一五”期間匆匆上馬18家國有機床廠,確立工業體系的制造基礎。幾十年過后,中國加入WTO,猶如為行業注入一針大劑量的興奮劑,又續上黃金十年的快速發展期。
然而,表面上的風光抵扣不了深層下的問題,在計劃經濟下的成長的機床行業遇到全球化必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甚至是病倒?,F在,“十八羅漢”早已輝煌不再,有些被并入到國有工業集團,有些被民企并購,有些則是破產倒閉。
唏噓不已的同時,更需要靜下心反思我們的機床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沉思良久想到很多方面,而最悔痛的一條是機床行業“并沒有一段很穩定發展的時間”。
計劃經濟時期,國有機床廠在工業發展、國防建設上被賦予一項項艱巨的任務,在加急求快的要求下,有些問題被輕易地忽略掉。進入全球市場后,一切向訂單看齊,也滯后了相關的技術研發。如今,不少機床廠的發展更與當地GDP掛鉤,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唆使下,誰還會有精力去縮短與國外的差距,研發高端數控機床?
反觀國外,不少機床廠都是幾代人傳承經營,家族式管理不在少數,在長達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相互影響熏陶,打造出一個個嘆為觀止的研發體系。而中國機床業自出生起仿佛一直在被折騰,當真的靜下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已經傷痕累累。
如果想讓機床行業轉入正軌,那就請多給一些時間吧。就像是要熬出一鍋高湯,火候不到美味難出。
配天智造成立于2006年,在過去的十五年間,依托集團平臺從自主研發中高檔數控系統開始,在產品研發上打造差異化能力,規避同質化競爭,針對通信及消費類電子行業特點進行精準設計,形成行業內獨樹一幟的核心優勢。
現已自主研發的數控機床包括龍門立式加工中心、五軸加工中心、多功能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多功能臥式加工中心等中高端機床。以及AE6000、AE8000、AE8100系列自主知識產權數控系統。在安徽蚌埠,公司建立首個共享制作平臺,并進入試運營階段,未來還會在全國進行推廣。
在整個機床核心零部件里面,配天智造除了導軌軸承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還需要進口以外,剩余部件和軟硬件算法都已實現自主提供,不會輕易地被“卡脖子”。
取得如此大的成績得益于兩點:一是核心管理者不更換斷層,保證思維的連貫性,十五年如一日的看著這鍋“湯”。二是堅持研發為主,以技術優勢取勝,不過多受外部市場等因素影響,湯的火候不能時高時低。
配天智造是民營機床企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機床從業者開始反思現狀,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確實迫在眉睫,但這鍋“湯”還需要慢慢熬,十五年,三十年,六十年……才會有真正屬于我們獨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