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近日報道,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第18次會議于5月14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研究了科技創新“十四五”計劃的編制,還專門討論了面向后摩爾時代的集成電路潛在破壞性技術。
據了解,“摩爾定律”是集成電路行業遵循的規則,即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集成電路中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每18~24個月就會翻倍,器件性能也會翻倍。
TF證券認為,摩爾定律的先進技術驅動芯片繼續縮小,也導致了所需成本的指數增長、開發周期的延長、收益率的下降和利潤風險的明顯增加。隨著28nm向20nm節點的推進,單個晶體管的成本不降反升,性能提升逐漸放緩,預示著后摩爾時代的到來。為此,芯片行業需要尋找新的技術來支持芯片向前發展,這意味著摩爾定律形成的先發優勢可能不再使用。如果后來者能夠提前識別并做出前瞻性布局,就有變道超車的可能。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業內人士認為,再過10年,芯片行業將進入后摩爾時代。當晶體管收縮不再可行時,創新不會停止,新材料和異質集成將成為提高芯片性能的突破方向,如3D封裝、第三代半導體、碳納米管芯片、量子芯片等。
此外,TF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超越摩爾定律相關技術發展重點的技術路線有三條:
首先,開發不依賴于特征尺寸不斷小型化的特征工藝,以擴展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其次,將不同功能的芯片和元器件組裝封裝在一起,實現異構集成。其創新之處在于引入了各種先進的封裝技術,具有降低芯片設計難度、方便快捷、降低成本的優勢。第三,在材料上創新,發展第三代半導體。高級包裝市場具有潛在的破壞性,預計2025年將達到430億美元。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技術是芯片研發的主旋律。
建議關注國內在相應領域取得較大進步,核心技術與國際領先企業并駕齊驅,未來長期戰略布局的領先上市公司:
特色工藝制造:文泰科技、華虹半導體、SMIC、華潤微、CRRC時代半導體、比亞迪半導體、斯達半導體、蘭斯微
先進封裝:長江電子科技、通福微電子、方靜科技
第三代半導體:文泰科技、三安光電、華潤微
半導體設備:北華創、中威公司、ASM太平洋、華豐測控、長傳科技、精密測量電子
至于該板塊的市場前景,海通證券指出,半導體板塊更有可能維持大箱子震蕩,該板塊整體機會需要等待。但在這個行業激烈競爭的過程中,個股機會會不斷涌現,尤其是一些龍頭股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