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引發了下游的連鎖反應。
最近北京全屋定制負責人李成陸續收到很多漲價通知,從木板、螺絲、玻璃板到需要的材料幾乎都發了漲價信息。
“多年前簽署的名單已經賠錢了?,F在,如果你在客戶名單上簽字,你必須明確價格可能會改變。當你遇到一個??偷臅r候,你要花很多時間解釋為什么價格比較貴,折扣比較少。”李成皺著眉頭。
而大企業也率先掀起了一波漲價浪潮,從每平米20元到200元不等。一次裝修,光家具的差價就達幾千元。
不僅家裝行業,從3月份開始,各行各業都感受到了原材料上漲的壓力。
美的、奧克斯等家電公司在這個淡季集體宣布漲價,幅度從10%到15%;超市里,一桶40斤的龍魚食用油從4月份的110元漲到了5月份的170元。
“原材料漲價和平時不一樣,漲價時間有點特殊。往年春節后會降價,但漲價從2020年底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么長時間的漲價是意料之外的,對業務運營壓力很大。”小雄電氣的一名負責人表示。
由于價格上漲,一些小企業接到訂單越來越困難,即使接到訂單,也不確定能否盈利。“漲價將對第二季度產生新的影響。我們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銷售價格消化了原材料漲價的影響,但能否完全消化,還有待觀察。”上述小雄電氣負責人表示。
原材料漲價波及面廣,幅度大,引起了高層的重視。5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有效應對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相關影響。
就連P&G首席運營官喬恩默勒也忍不住說,這是P&G 33年來原材料的最大增幅。
一位鐵礦石交易員告訴記者《華夏時報》,目前的市場形勢讓他們充滿了擔憂,即擔心價格過高,面臨突然下跌。
“需求還是有的,但是現在一些鋼廠因為進口鐵礦石價格高,增加了對國內鐵精礦的采購。我不知道這個市場會持續到什么時候。”以上交易員表示。
據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一直在復蘇,許多國家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大宗商品需求反彈,銅、鐵礦石、紙漿、原油和木材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
在一些企業,由于原材料成本高,訂單急劇下降。據了解,玻璃價格已從2020年最低的1200元/噸翻番至2400元/噸以上,下游客戶眾多觀望,使得廣東某玻璃深加工廠今年很難接到大訂單,只能靠零星小訂單勉強維持。
但由于成本控制能力較弱,一些小企業很難消化單純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以至于越接訂單越虧,不得不把訂單推出去。這也導致了行業的進一步洗牌:議價能力弱的中小企業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有實力和規模的大企業可以憑借議價能力鎖定合同價格,保證盈利能力,最終弱者會變弱,強者會保持強勢。
有分析師指出,這一輪原材料漲價實際上變相推高了行業進入門檻,加速了供應鏈、制造鏈、產業鏈的份額向主導產業的快速集中。
當漲價波及到消費領域的時候,也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
由于原材料的激增
“就增長和可持續性而言,自去年以來的這一輪商品增長可能會超過2009年至2011年的增長。所以,雖然2021年3月底以來上漲趨勢明顯放緩,但并沒有結束,進一步上漲需要新的催化劑。從目前來看,大宗商品盤整的條件已經成熟,新一輪上漲浪潮正在開啟。”根據東吳證券研究報告的分析。
然而,郭進證券指出,雖然這是今年第二輪商品價格上漲,但很可能這是最后一次普遍上漲。
“今年以來,市場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持續擔憂基本沒有停止,但我們一直強調,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會持續到第二季度甚至第三季度。核心原因是后續供應方可能面臨一定壓力。此外,央行在通脹壓力下的邊際收縮,尤其是美聯儲政策,也會對商品價格上漲趨勢產生負面影響。”郭進證券分析。
資本證券發布的市場策略報告顯示,按照歷史規律,商品價格與經濟走勢基本同步,經濟達到峰值的時間與商品價格達到峰值的時間基本一致。全球工業需求可能不會超過三個月達到峰值,因此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已經注意到價格上漲對企業的影響,并采取了一系列對策來幫助企業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