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降生對每個家庭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很多寶爸寶媽第一次為人父母缺乏照顧小寶寶的一些經驗。比如寶寶吃的嬰兒米粉很多父母沖調和喂食的方法都不是很正確,這樣會使米粉的營養成分流失,對寶寶的身體不是很好。下面就來看一看如何正確的給寶寶做一頓好吃又健康的米粉吧。
怎樣正確沖調嬰兒米粉
有的爸爸媽媽會為自己的寶寶自制嬰兒米粉,把大米放在鍋里炒熟,然后磨成粉末,再加入蛋黃粉末給寶寶吃。其實,這不科學。尤其是5個多月的寶寶,所吃的嬰兒米粉必須均質很好,才能吸收消化。如果自制嬰兒米粉均質不好,就對寶寶不利。米粉營養專家介紹,嬰兒米粉沖調是有講究的,下面就以品牌米粉為例,來介紹如何沖調嬰兒米粉。
1、寶寶剛開始吃米粉時,可以沖調得稀一點。
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嬰兒輔食幫助寶寶成長。寶寶剛開始接觸米粉時,可以沖調得稀一點,慢慢地可以沖調得稠一些。沖調嬰兒米粉的水溫太高,米粉中的營養容易流失;水溫太低,嬰兒米粉不溶解,混雜在一起會結塊,小寶寶吃了會消化不良。比較合適的水溫是七八十攝氏度,一般家庭使用的飲水機里的熱水,泡嬰兒米粉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注意,媽媽不必把沖調的米粉再燒煮,否則米粉面的水溶性營養物質容易被破壞。沖調米粉的合適水溫是70℃~80℃。
2、可以先用奶瓶喂養。
寶寶剛開始吃米粉的時候,還沒有習慣用勺子喂養,可先用奶瓶喂養。我們知道,小寶寶出生后,天生的條件反射是吸吮,奶頭放到嘴里去他就會吸,用勺子把食物放進寶寶的嘴巴里,他也不會咀嚼。咀嚼是后天養成的,在沒養成這個習慣之前,可以先用奶瓶喂養作為過渡。一旦小寶寶吞咽動作培養出來,媽媽就應該用勺子喂養,否則不利于寶寶咀嚼功能的發育。
3、需要與嬰幼兒奶粉配合喂養
單純地喂米粉不大合理,對小寶寶來說,好的蛋白質就是嬰幼兒奶粉,所以建議嬰兒米粉要和一定比例的嬰兒奶粉混在一起沖調。沖調嬰兒食品時,應先將米粉調好,調得稠一點,然后泡一杯嬰幼兒奶粉,再去稀釋較稠的米粉,這樣沖調出來的效果比較好。
購買米粉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1、看嬰兒米粉品牌
盡量選擇規模大、產品和服務質量好的品牌企業的產品,這些企業的產品配方設計比較科學、合理,對原材料的控制比較嚴,質量有保證。嬰兒米粉什么牌子的好>>
2、看包裝上的標簽標識是否齊全
國家標準規定,外包裝必須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商標、凈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缺少上述任何一項的產品,最好不要購買。
3、看營養成分表中的標注是否齊全,含量是否合理
營養成分表中一般要標明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營養成分,維生素類如維生素A、維生素D、部分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磷。其他被添加的營養物質也要標明。嬰兒斷奶期補充食品國家標準規定,維生素A和D的含量分別在1000~1500國際單位和200~400國際單位之間。如果作為主要營養指標的維生素A、D少于國家標準,可能導致嬰兒營養不良。
4、看產品包裝說明
嬰兒米粉應明示“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可食用本產品;6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本產品時,應配合添加輔助食品”。斷奶期配方米粉還應注明“斷奶期配方食品”或“斷奶期補充食品”等。這些聲明是企業必須向消費者明示的。
5、看產品的色澤和氣味
質量好的嬰兒米粉應是大米的白色,均勻一致,有米粉的香味,無其他氣味,如香精味等。
6、看產品的組織形態和沖調性
應為粉狀或片狀,干燥松散,均勻無結塊。以適量的溫開水沖泡或煮熟后,經充分攪拌呈潤滑的糊狀。
7、看成分含量表,可知是斷奶期輔助類米粉,還是斷奶期補充類米粉前者在提供一定熱量的同時,還加入了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
嬰兒米粉輔食技巧
母乳不足或牛奶不夠,可加用些米粉類食品以作補充。市場上名目繁多的糕干粉、健兒粉、米粉、奶糕等,均以大米為主料制成。其中所含的79%的碳水化合物,5.6%的蛋白質,5.1%的脂肪及B族維生素等,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而嬰兒最需要的蛋白質成分卻含量很少。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乳喂養,則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癥,不僅生長發育遲緩,影響嬰兒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和肌肉的增長,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易罹患疾病,病情常較正常兒重,甚至造成愈后不良。長期只用米粉喂養的嬰兒,身長增長緩慢,但體重并不一定減少,反而又白又胖,皮膚被攝入過多的糖類轉化成的脂肪充實得緊繃繃的,醫學上稱為泥膏樣。但外強中干,?;加胸氀?、佝僂病,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有些父母,在新生兒期便加用米粉類食品就更為不合適。因為新生兒唾液分泌少,其中的淀粉酶尚未發育。胰淀粉酶要在嬰兒4個月左右才達成人水平,所以3個月之內的嬰兒不要加米粉類食品。3個月以后適當喂些米粉類食品,對胰淀粉酶的分泌有促進作用,也便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得到利用,產生的熱量可節約蛋白質與脂肪的消耗,也是價廉物美的食品。但不能只用米粉類喂養,即使與牛奶混合喂養嬰兒也應以牛奶為主,米粉為輔。
為寶寶添加輔食要循序漸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常為寶寶不肯吃輔食而煩惱。兒童護理專家說,添加輔食要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軟到硬,由一種到多種。針對父母們遇到的麻煩,給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1、有的寶寶不喜歡吃洋蔥、蘿卜等蔬菜,因為這些蔬菜有種特殊氣味
對策:可以在燒煮時適當加一點水,把特殊的氣味沖淡些。如果寶寶實在不喜歡吃,父母也不必勉強,畢竟,蔬菜的種類繁多,總有寶寶愛吃的。
2、寶寶第一次吃蔬菜,媽媽也許會在寶寶的大便里發現沒有完全消化的蔬菜
對策:給寶寶喂蔬菜,量要一點點增加,盡量把菜切得細一點,便于寶寶消化吸收。
3、有的寶寶吃了雞蛋后,會渾身發癢,很難受
對策:把雞蛋煮熟、煮透至少需要20分鐘,立刻去掉蛋白,搗碎蛋黃,將蛋黃混在寶寶的谷類食物或蔬菜中燒,看看是否能減輕寶寶的過敏癥狀。一般五六個月的寶寶就可喂蛋黃,有過敏史的家庭,可推遲幾個月給寶寶喂蛋黃,但必須添加其他輔食,如肉類、動物肝臟等補充鐵質。
在寶寶不接受新添加的某一食品時,要給予足夠耐心,提高其進食的興趣,在已習慣于某些食物的口味后,根據營養的需求,適時變化食物種類,以避免寶寶養成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
關聯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