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貯飼料加工技術屬于生物處理技術,是山東省利用玉米秸稈飼料的主要途徑。采用青貯收獲機一次性切割、收集或收獲玉米秸稈,然后將青玉米秸稈切碎至1 cm~2 cm長,使其含水量達到67%~75%。它儲存在地窖、罐、塔、池和塑料袋中,儲存緊湊、密封,創造了一個厭氧環境。乳酸菌自然用于厭氧發酵生產乳酸。大多數微生物停止繁殖,乳酸菌由于自身產生的乳酸控制的乳酸不斷積累而停止生長,為了保持青草的營養,使青貯飼料具有輕微的果味,家畜更喜歡吃。
微貯加工技術這也是生物處理方法,把玉米秸稈切短,長度以養牛5厘米~8厘米、養羊3厘米~5厘米為宜,而養豬需粉碎,這樣易于壓實和提高微貯窖的利用率及保證貯料的制作質量。容器可選用類似青貯或氨化的水泥窖或土窖,底部和周圍鋪一層塑料薄膜,小批量制作可用缸或塑料袋、大桶等。秸稈含水量控制在60%~70%,在秸稈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種,使玉米秸稈發酵后變成帶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飼料。微貯就是利用微生物將玉米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降解并轉化為菌體蛋白的方法,也是今后粗纖維利用的趨勢。
黃貯加工技術這是利用微生物處理玉米干秸稈的方法。將玉米秸鍘碎至2厘米~4厘米,裝入缸中,加適量溫水燜2天即可。干秸稈牲畜不愛吃,利用率不高,經黃貯后,酸、甜、酥、軟,牲畜愛吃,利用率可提高到80%~95%。
氨化加工技術氨化是最為實用的化學處理方法,先將秸稈切成2厘米~3厘米長,秸稈含水量調整在30%左右,按100千克秸稈用5千克~6千克尿素或10千克~15千克碳酸氫銨,兌25千克~30千克水溶化攪拌均勻,配制尿素或碳酸銨水溶液,或按每100千克粗飼料加上15%的氨水12千克~15千克。分層壓實,逐層噴灑氨化劑,最后封嚴,在25℃~30℃下經7天氨化即可開封,使氨氣揮發凈后飼喂。氨化秸稈飼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爐法制取。氨化處理的玉米秸稈可提高粗纖維消化率,增加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鹽,胺鹽是牛羊反芻動物胃微生物的良好營養源。氨本身又是一種堿化劑,可以提高粗纖維的利用率,增加氮素。玉米秸稈氨化后喂牛羊等不僅可以降低精飼料的消耗,還可使牛羊的增重速度加快。
堿化加工技術這也是一種化學處理方法,用堿性化合物對玉米秸稈進行堿化處理,可以打開其細胞分子中對堿不穩定的酯鍵,并使纖維膨脹,這樣就便于牲畜胃液滲入,提高了家畜對飼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堿化處理主要包括氫氧化鈉處理、液氮處理、尿素處理和石灰處理等。以來源廣、價格低的石灰處理為例,100升水加1千克生石灰,不斷攪拌待其澄清后,取上清液,按溶液與飼料1∶3的比例在缸中攪拌均勻后稍壓實。夏天溫度高,一般只需30小時即可喂飼,冬天一般需80小時。當前發展的是復合化學處理,綜合了堿化和氨化兩者的優點。
酸貯加工技術酸貯,也是化學處理方法,在貯料上噴灑某種酸性物質,或用適量磷酸拌入青飼料儲藏后,再補充少許芒硝,可使飼料增加含硫化合物,有助于增加乳酸菌的生命力,提高飼料營養,并抵抗雜菌侵害。該方式簡單易行,能有效抵御“二次發酵”,取料較為容易。此法較適宜黃貯,可使干秸稈適當軟化,增加口感和提高消化率。
壓塊加工技術利用飼料壓塊機將秸稈壓制成高密度餅塊,壓縮可達1∶15~1∶5,能大大減少運輸與儲藏空間。若與烘干設備配合使用,可壓制新鮮玉米秸稈,保證其營養成分不變,并能防止霉變。目前也有加轉化劑后再壓縮,利用壓縮時產生的溫度和壓力,使秸稈氨化、堿化、熟化,提高其粗蛋白含量和消化率,經加工處理后的玉米秸稈成為截面30毫米×30毫米、長度20毫米~100毫米的塊狀飼料,密度達每立方厘米0.6千克~0.8千克,便于運輸儲存,適用于公司加農戶模式,生產成本低。
草粉加工技術玉米秸稈粉碎成草粉,經發酵后飼喂牛羊,作為飼料代替青干草,調劑淡旺季余缺,且喂飼效果較好。凡不發霉、含水率不超過15%的玉米秸稈均可為粉碎原料,制作時用錘式粉碎機將秸稈粉碎,草粉不宜過細,一般長10毫米~20毫米,寬1毫米~3毫米,過細不易反芻。將粉碎好的玉米秸稈草粉和豆科草粉按3∶1的比例混合,整個發酵時間為1天~1.5天,發酵好的草粉每100升加入0.5千克~1千克骨粉,并配人25千克~30千克的玉米面、麥麩等,充分混合后,便制成草粉發酵混合飼料。
膨化加工技術這是一種物理生化復合處理方法,其機理是利用螺桿擠壓方式把玉米秸稈送入膨化機中,螺桿螺旋推動物料形成軸向流動,同時由于螺旋與物料、物料與機筒以及物料內部的機械磨擦,物料被強烈擠壓、攪拌、剪切,使物料被細化、均化。隨著壓力的增大,溫度相應升高,在高溫、高壓、高剪切作用力的條件下,物料的物理特性發生變化,由粉狀變成糊狀。當糊狀物料從??讎姵龅乃查g,在強大壓力差作用下,物料被膨化、失水、降溫,產生出結構疏松、多孔、酥脆的膨化物,其較好的適口性和風味受到牲畜喜愛。
從生化過程看,擠壓膨化時最高溫度可達130℃~160℃。不但可以殺滅病菌、微生物、蟲卵,提高衛生指標,還可使各種有害因子失活,提高了飼料品質,排除了促成物料變質的各種有害因素,延長了保質期。
玉米秸稈熱噴飼料加工技術是一種類似的復合處理方法,不同的是將秸稈裝入熱噴裝置中,向內通入飽和水蒸氣,經一定時間后使秸稈受到高溫高壓處理,然后對其突然降壓,使處理后的秸稈噴出到大氣中,從而改變其結構和某些化學成分,提高秸稈飼料的營養價值。經過膨化和熱噴處理的秸稈可直接喂養家畜,也可進行壓塊處理。
顆粒飼料加工技術將玉米秸稈曬干后粉碎,隨后加入添加劑拌勻,在顆粒飼料機中由磨板與壓輪擠壓加工成顆粒飼料。由于在加工過程中摩擦加溫,秸稈內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飼料顆粒表面光潔,硬度適中,大小一致,其粒體直徑可以根據需要在3毫米~12毫米間調整。還可以應用顆粒飼料成套設備,自動完成秸稈粉碎、提升、攪拌和進料功能,隨時添加各種添加劑,全封閉生產,自動化程度較高,中小規模的玉米秸稈顆粒飼料加工企業宜用這種技術。另外還有適合大規模飼料生產企業的秸稈精飼料成套加工生產技術,其自動化控制水平更高。